心理系

当前位置:首页>>教师队伍>>心理系

张志杰

发布时间:2019-03-31   浏览次数:0


基本信息

姓名:张志杰

性别:男

职称:教授

学院职务:无

所在教研室:心理学系

出生日期:1973.8

学历学位:博士研究生

研究方向:认知与人格心理学

学习、工作经历

1992.9-1996.7,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毕业,获教育学学士学位。

1996.9-1999.7,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,获心理学硕士学位。

1999.9-2002.7,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,获心理学博士学位。

2002.9-2004.12,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,生物医学博士后。

2004.3-2004.8,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 访问学者(重庆市人事局中青年学者资助计划)。

2004.9-2004.10,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访问学者。

2005.11-2006.5, 香港港理工大学管理学系 研究助理

2012.5          香港中文大学44118太阳成城集团  访问学者

2014.7          美国爱荷华大学44118太阳成城集团  访问学者

2002.7-2007.12  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学系系主任

2008.1-         44118太阳成城集团

教学工作

承担本科生课程:心理学研究方法,心理与教育统计学

承担研究生课程:心理学研究方法

1、参译《认知心理学》(黄希庭主译,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00),第5、6章(独立完成),第10、11、12章(合译)。

2、参编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》(黄希庭、郑涌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0),第三章:情绪与心理健康。

3、心理学大辞典(人格心理学卷副主编)(上海教育出版社,2004)。

4、主编《心理学研究方法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5),《心理学研究方法(第二版)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)。

5、参译《心理学》(黄希庭主译,中国邮电出版社,2006),第三章:神经科学与行为。

6、参编《管理心理学》(车丽萍、秦启文主编,武汉大学出版社,2009)第五章:心理过程与管理。

7、主编《心理学研究方法》(开明出版社),2012,北京

8、主编《老年心理学》(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),2015,重庆

9、主编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》(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), 2018,北京

科研工作

2002年以前

张志杰  心理时间的加工模型及其研究范型四川心理科学,1997(3):21-25

张志杰、黄希庭 自传体记忆中的时间组织 心理科学 1998,21(5):460-461

张志杰、黄希庭 自传记忆的出现及早期发展 心理学动态 1999(2):64-69

张志杰、黄希庭 Tau理论的研究及其新发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1999,23(6):715-720

张志杰   时间管理的心理学研究 四川心理科学,2000(3):28-31

黄希庭、张志杰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报,2001,33(4):338-343 (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,重社科编号032;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)

张志杰、黄希庭 时间估计干扰效应的研究与思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1,27(4):84-88

黄希庭、张志杰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 心理科学,2001,24(5):516-518

张志杰、黄希庭、凤四海等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 心理科学,2001,24(6):649-653

秦启文、张志杰 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,2002,25(3):360-361

秦启文、张志杰 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质量关系的调查研究  心理学探新 2002,22(4):55-59

2003年

秦启文、张志杰 企业理念功能、价值取向的公众观及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心理科学,2003,26(1)

张志杰、黄希庭 时间认知的脑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3,11(1):44-48

黄希庭、李伯约、张志杰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的探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3,29(2):5-9.

张志杰、黄希庭  自传体记忆的研究   心理科学 2003,26(1):34-36

张志杰  回溯式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实验研究   心理科学  2003,26(4):587-589.

狄敏、黄希庭、张志杰    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 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3,29(5):22-25

2004年

张志杰、黄希庭   预期式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初步研究  心理科学,2004,27(2):315-317

张志杰、黄希庭崔丽弦  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满意度:递增效度的分析 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4,30(4):42-45

2005年

张志杰  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、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:中介作用分析  心理科学 2005,28(3):566-568

张志杰  时距认知的年龄差异  西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5,31(6):1-5

张志杰、黄希庭  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年龄差异,心理科学 2005,28(5):1039-1042

黄希庭、张志杰、凤四海等  时间心理学的新探索   心理科学   2005,25(6):1284-1287

2006年

张志杰、袁宏、黄希庭不同时距加工机制的比较:来自ERP的证据,心理科学 2006,29(1):87-90

包翠秋、张志杰(通讯作者)  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,中国临床康复,2006,10(34):129-132

陈幼贞、陈莹、张志杰  时间隐语表征研究现状及展望   心理科学,2006,29(3):761-762

Huang,X.,, Shi,K., Zhang, Z.& Cheung, Y.L.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ve leadership behavior on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Chinese state-owned enterprises: the moder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tenure.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, 2006,23:345-367.

2007年

张红梅、张志杰(通讯作者)  Tuckmant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的试用分析,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,2007,15(1):10-12

张志杰、尹华站、黄希庭   时间知觉与关联负变化  心理科学进展, 2007,15(2):308-312

张志杰、黄希庭  时间估计年龄差异的认知机制,  心理科学,2007,30(3):524-528

石莹、张志杰  大学生博克使用状况调查, 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7,32(3):172-176

贾丽娜、张志杰(通讯作者)  预期式时距估计干扰效应的实验研究  西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7,29(8):164-167

王秋娟、张志杰(通讯作者)  时间认知中的决策过程  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2007,33(5):9-13

张志杰、黄希庭  时间估计的加工机制:因素分析的方法   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2007,33(5):1-4

张志杰、刘强、黄希庭  时间知觉的神经机制:时域分析的探索,西南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7,29(10):152-155

陈友国、张志杰、黄希庭等  时间知觉的注意调节:一项ERP研究   心理学报,2007,38(6):1002-1011

2008年

张志杰、彭春花、黄希庭  时间估计的锚定效应  心理学报, 2008,42(2):160-165

邹增丽、张志杰(通讯作者)、王余娟   事件时间估计偏差理论述评,心理科学进展,2008,16(2):207-212

彭春花、张志杰  时间信息表征方式研究概述,河北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2008,10(5):82-85

陈有国、彭春花、张志杰、黄希庭  自动与控制计时系统脑机制研究。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8,34(4):9-14

王余娟、张志杰(通讯作者)、邹增丽  时距估计长短效应的研究述评 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,2008,8(12)2542-2544

刘强、张志杰、王琪、张庆林   多种感觉信息整合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  心理科学,2008,31(4):1021-1024

2009年

贾丽娜,张志杰(通讯作者)王丽丽  时距的短时保持:缩短还是变长   心理学报  2009,41(9):812-821

Gan,T., Wang, NY. Zhang ZJ.Li,H.,& Luo YJ. Emotional influences on time perception: evidence from event-related potentials.Neuroreport,2009,20(9):839-843

甘甜,罗跃嘉,张志杰(通讯作者)   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 心理科学,32(4):836-839

2010年

杨晓红,张志杰(通讯作者)时间隐喻中的空间参考框架   心理科学进展  2010,18(1):1-9

张志杰,肖风,黄希庭 不同动态条件下内隐时间特征  心理科学  2010,33(3):540-543

2011年

马清霞,杨林霖,张志杰(通讯作者)数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—来自汉语数字的影响  心理科学 2011,34(1):38-42

翟坤,张志杰(通讯作者)表征动量的理论模型述评   心理科学进展  2011,19(4):528-536

张红梅,张志杰(通讯作者)认知失败的研究概述:概念、测量及相关研究  心理学探新  2011,31(1):89-93

彭春花,张明,陈有国,张志杰(通讯作者)不同形式的锚定值对时距估计决策过程的影响  心理科学 2011,34(4):794-798

任维聪,张志杰(通讯作者)音乐训练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  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1,37(2):20-23

朱晓芳,张志杰(通讯作者)温度体验对时间知觉的影响—基于体验认知的解释   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1,37(5):34-37

2012年

顾艳艳,张志杰(通讯作者)汉语背景下左右走向的心理时间线   心理科学,2012,35(4):817-822

顾艳艳,张志杰(通讯作者)汉语背景下横纵轴上的心理时间线  心理学报, 2012,44(8):1015-1024

Ma,QX., Yang,Z.,& Zhang, ZJ.(corresponding author)  The Modulation of Implicit Magnitude on Time Estimates.  PLoS ONE http://dx.plos.org/10.1371/journal.pone.0046471

任维聪 张志杰(通讯作者)王铭维  TMS在时间认知研究中的应用 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,20(5):646-648

翟坤,张志杰(通讯作者)线索呈现的时空特性对表征动量的影响   心理科学,2012,35(6):1309-1314


2013年

翟坤,张志杰(通讯作者)线索提示对表征动量的影响      心理科学,2013,36(1):51-56

杨林霖  戴睿  张志杰   进度条呈现方式对用户时距知觉的影响    人类功效学,2013,19(1):19-23

杨林霖,张志杰(通讯作者),顾艳艳,周文杰  空间-时间联合编码效应:来自手动和眼动证据  心理科学, 2013, 36(6):1347-1354

2014年

Zhang Z(corresponding author), Jia L,& Ren W (2014)  Time changes with feeling of speed: an embodied perspective.  Front. Neurorobot.  8:14. doi:10.3389/fnbot.2014.00014

贾志平,张志杰(通讯作者)数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:来自抽象数量和实际数量的证据  心理科学,2014,37(3):536-541

李铭心,张志杰  听觉进度条对用户时间知觉的影响   人类功效学,2014,20(2):45-49

2015年

贾丽娜,王丽丽,臧学莲,冯文锋,张志杰(通讯作者)情绪性时间知觉:具身化视角  心理科学进展,2015,23,(8): 1331–1339

任维聪,王铭维,郑志伟,张志杰(通讯作者) 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:基于经颅磁刺激的研究    心理科学,2015,38(5):1051-1057

刘馨元,张志杰(通讯作者)自闭症个体的时间认知综述  中国特殊教育,2015,180(6):57-61

2016年

刘馨元,张志杰(通讯作者)  不同时间关注点下的空间-时间联合编码效应   心理科学,2016,39(2):279-284

Yu F., Zhang W., Zhang Z., Zhang J. & Luo J. (2016), Insights triggered by textual micro-counseling dialogues of restructuring orientation in experts and students. PsyCh Journal, 5: 57–68. doi: 10.1002/pchj.104

2017年

刘馨元,张志杰(通讯作者)  空间−时间关联的中介共同表征结构: 来自反转STEARC效应的证据 心理学报,2017,48(4):427-438

刘馨元,李铭心,张志杰(通讯作者) 中央执行子功能对预期式时距估计的作用—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  心理科学,2017,40(6):1316-1321

成童,张志杰  人机交互中的系统反应时间研究   人类功效学,2017,23(5):69-74

Ren W, Ma J, Li J, Zhang Z(corresponding author)  & Wang M (2017)  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(rTMS) Modulates Lipid Metabolism in Aging Adults. Front. Aging Neurosci. 9:334. doi: 10.3389/fnagi.2017.00334

2018年

Wang Y,Zhao S,Zhang Z(corresponding author) & Feng W(2018)Sad Facial Expressions Increase Choice Blindness  Front. Psychol. | doi: 10.3389/fpsyg.2017.02300

2019年

任维聪,马将,张志杰(通讯作者)时间认知的年老化及其神经机制  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,2019,46(1):63-72

Zhang J, Feng W& Zhang Z(corresponding author)(2019)Ho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negative numbers: Evidence from duration comparison tasks, Acta Psychologica,193, 123-131,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actpsy.2018.12.012.


社会兼职

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

河北省心理学会  常务理事

河北省神经科学学会  理事

其他荣誉称号及获奖情况